我院组织召开“青春如花 灿烂绽放” 心理健康公开课

发布者:袁祥龙发布时间:2025-09-25浏览次数:10

为贯彻新时代对个体精神成长的人文关怀,落实“健康中国”战略中关于心理健康建设的要求,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,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,9月22日,会计学院组织全体师生线上观看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、省教育厅主办,河南工业大学承办的“青春如花 灿烂绽放”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。

辅导员 王丽敏

今日,参与“青春如花 灿烂绽放”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的学习,于我而言是一次专业成长的充电,更是一次对辅导员育人使命的深刻叩问。

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成熟的关键期,他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,难免会遭遇焦虑。这堂公开课如同一把钥匙,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学生心理世界的大门。它不仅系统讲解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应对方法,更传递了以积极心态拥抱成长的理念。在日常工作中,我始终将学生心理健康放在重要位置。通过谈心谈话、心理委员联动等多种方式,搭建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。

作为辅导员,我将把公开课的知识转化为育人行动,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动态,用真诚与专业守护学生心灵。帮助每一位学生在大学时光里不断成长。

本次公开课聚焦大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适应问题,内容涵盖身份认知、时间管理、情绪调适等多个维度。课后,师生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,对大学生活的规划与心理状态的调节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

通过本次学习,我院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心理健康意识,掌握了心理调适的实用方法,为在大学阶段实现学业与心理的双重成长奠定了基础。会计学院也将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,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

25审计3班 王鸿欣

观看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的“青春如花,灿烂绽放”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,如在军训疲惫中吹入一阵清风,让我对大学生活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全新感悟。

一、军训映照下的心理成长

军训是大学的第一堂课,站军姿时的酸痛、正步走的重复训练,考验着身体与心理的承受力。公开课里提到“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”,让我明白军训的苦累是锻炼心理韧性的契机。当汗水湿透衣衫想放弃时,我尝试用课上学的“积极暗示法”,告诉自己“坚持就是突破”,这种心理调适让我在军训中更坚定,也懂得未来面对学业挑战时,要先接纳压力,再主动寻方法化解。

二、人际关系:从陌生到温暖

军训中与同学从陌生到并肩作战,让我关注到“人际沟通与适应”主题。公开课讲人际交往要真诚、共情,我试着在休息时主动和旁边同学聊天,分享军训小趣事,发现原本拘谨的关系变得轻松。这让我意识到,大学是多元人际圈的开始,像课里说的“主动敞开心扉+尊重差异”,能帮我们在新环境快速建立支持性社交网,让青春不孤单。

三、自我认知:锚定成长方向

“认识自我是绽放青春的前提”,公开课这句点醒了我。军训里我发现自己体能不算好,但团队配合时创意多,能给方阵排队形提建议。这让我思考:青春不是复制别人,而是找到自身优势。就像花朵有不同花期与姿态,我要在大学探索兴趣,比如参与社团、竞赛,把“独特性”变成成长动力,不被“要和别人一样优秀”束缚,而是锚定自己的成长节奏。 

四、以心理之力,赴青春之约

这场公开课让我明白,心理健康是青春绽放的根基。军训教会我吃苦,心理课教会我“吃苦时如何自洽、迷茫时如何定位、孤独时如何联结”。未来大学生活,我会带着这些收获:用韧性扛住学业压力,用真诚经营人际,用自我认知规划方向,让青春如花开得舒展且热烈。

军训与心理课的碰撞,让“青春如花”不再是口号,而是可践行的成长路径——在挑战里扎根,在关系中向阳,在自我探索中绽放独属于我的灿烂。

25注会1班 李思涵

近日,我们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,意义深远的心理主题班会,主题为“青春之花灿烂绽放”。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班会,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,一次自我对话的旅程。会后,我心潮澎湃,感触良多,对“青春”与“成长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。

一、青春之花,并非总是晴空万里。

班会伊始,主持人并未急于输入“青春无限”的乐观论调,而是巧妙地引导我们坦诚面对困惑与烦恼。学业的重压,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,对未来的渺茫、对自我价值的怀疑等,这些“负能量”,被巧妙比喻为滋养花朵的“风雨”与“泥土”。使我明白,青春的美丽,从不在一帆风顺而在于风雨中依然保持向上的姿态。

二、滋养为绽放供给阳光与雨露。

本次班会核心主题还为我们介绍很多实用心理调适的方法,归纳为以下:

①认识自我,接纳不完美。真正的强大并不是没有弱点,而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。

②管理情绪,做心情的主人。情绪如同天气,阴晴雨雪都是自然现象,我们不能控制天气,但可以准备雨伞。

③寻求支持,构建心灵后盾。懂得向家人,朋友、老师求助并非软弱,而是一种智慧。敢于敞开心扉,我们的成长之路才不会孤单。

这次主题班会,如同一场及时雨,滋润了我的心田。让我深刻体会到,青春是一场美丽的修行,心理健康则是这场修行中最坚实的基石。我们不必追求无懈可击的完美,但要学会在起伏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韧。

从现在起,我愿将班会的收获付诸实践:更加关注自己感受,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疏导压力,真诚对待身边每一个人,勇敢追求梦想。我坚信,只要我们用心呵护,心灵的沃土,以阳光心态面对风雨,我们的青春之花,定能不负时光,迎来绽放!

愿我们每个人,都能成为自己最好的园丁。

25注会2班 付天磊

2025年9月22日晚7点,我准时收看“青春如花 灿烂绽放”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。

真正的心理健康,从不囿于一场精心筹备的公开课。它更似一方需要所有人悉心照料的花园。直播平台是便捷的通道,但绝非终点。那被千万人同时点击的链接,宛如一条纤细却坚韧的丝线,将孤岛般的个体悄然联结,让我们感知到彼此的存与共鸣。正如通知中朴素的“请所有学生认真学习”,其深意是召唤我们将被动接收化为主动滋养,把专家的言语内化为守护自我的智慧。

因此,比准时收看更重要的,是课后无声的蔓延与回响。是宿舍夜谈时多一份坦诚的脆弱,是朋友泪流时一次不加评判的陪伴,更是我们学会卸下"完美”枷锁,坦然拥抱生命本身的褶皱与光华。这一切静默的实践,才是对”绽放"最郑重的回应。通知中“提升心理调适能力”的期望,于此落地生根,生长为我们面对苦难时的韧性、体察他人困顿的慈悲。 

最终我明白,那纸通知不仅是事务性告知,更是整个社会赠予青年的深情凝视与信任。它说:你不必独自穿越荆棘,我们愿为你点亮灯火,预备舟楫。而我们的责任,则是勇敢地在这共建的花园里扎根,吸收知识的光露,也回报以理解的芬芳。

公开课终会落幕,但心灵的回响永不散场。当千万青年都将内心悄然敞开,最美的绽放便不再是枝头瞬的惊艳, 而是整片人类心原上,永不止息的花开之声。那时我们终将领悟:灿烂从来不是孤独的火焰,而是无数星光在深邃夜空中相互映照、彼此见证的永恒辉煌。

25会本1班 李佳倩

作为一名初来乍到大学新生,观看“青春如花 灿烂绽放”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后,我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得到系统性升华。

公开课的四个专题篇章极具引领性,并且各有侧重。生涯规划篇让我深谙要尽早确立发展目标,对学业与生涯进行前瞻性规划,切勿让大学时光在懵懂中蹉跎岁月;学业篇不仅使我明晰需转变学习观念,还明白掌握高效自主学习方法,以适配性策略应对大学的学习节奏,就能做到事半功倍;人际篇让我领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立身之基,需竭力营造和谐的宿舍氛围,方能其乐融融;社团篇则激励我踊跃参与各类社团实践,在拓展兴趣中实现自我赋能,达成自我的全面发展。

这次公开课为我大致擘画了大学的成长蓝图,让我明晰规划之法、学习之径、社交之要与成长之途。在后续的大学生活中,我将把这些真知践行于行,做好规划、锐意进取,让自己的青春如繁花般绚烂绽放。

25会本5班 李珍玟

2025年9月22日19:00我准时观看“豫教思语”的《青春如花 灿烂绽放》直播,从履、践、致、远四个具体维度解读了大学生活,让我跳出“笼统期待”,对成长有了更进一步的的思考。

在生涯规划篇,最触动我的不是“定远大目标”,而是老师说的“动态调整”。直播里提到,很多同学刚入学就逼自己定下“非某行业不选”的规划,反而容易因焦虑打乱节奏。其实大学更该是“试错期”——通过选修课接触不同领域、利用假期做短期实践,在体验中修正方向,比一开始就定死规划更贴合成长规律。

大学就业篇的分享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。以往总觉得“就业要早准备简历、刷面试技巧”,但直播强调“就业的核心是‘能力匹配’”。比如想考公或读研,不用盲目跟风,要结合自身性格和职业期待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,避免“为就业而就业”的情况。

大学生活篇里,老师没有只讲“如何处好关系”,反而提到“学会独处也是必修课”。刚入学时总怕落单,怕自己一个人孤独,后来才发现,留出固定时间去图书馆学习,或是自己去操场散步,反而能让心态更平和。当然,遇到宿舍作息差异、小组合作矛盾时,主动沟通比憋在心里更有效,“尊重不同”和“保持自我”并不冲突。

最后的大学社团篇,直播的建议很务实:“不贪多,选‘能真正投入’的”。要是一次报四五个社团,结果可能就会是每周赶场却没收获;而直播里的学长分享,他只选了辩论社,从备赛到上场,不仅练了逻辑表达,还结识了几个能一起熬夜改稿子的朋友。这让我明白了社团的价值不在“数量”,而在是否能让自己真正投入、获得成长。这场直播透彻地帮我们拆解了大学生活的具体问题,同时让我明白:青春的“灿烂”,本就是在规划、选择、磨合中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。